您好,现在瑶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规定与办法的不同点在于,规定与办法的不同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制度”、“办法”、“细则”、“规定”、“条例”的区别 “制度”、“办法”、“细则”、“规定”、“条例”等都是规范性文件,但也有区别:办法是对有关法令、条例、规章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是对国家或某一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工作、有关事项的具体办理、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2、办法重在可操作性。

3、它的制发者是国务院各部委、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

4、规定是为实施贯彻有关法律、法令和条例,根据其规定和授权,对有关工作或事项作出局部的具体的规定。

5、是法律、政策、方针的具体化形式,是处理问题的法则。

6、主要用于明确提出对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重大事故的管理或限制。

7、规定重在强制约束性。

8、办法(一)什么是“办法”办法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语,意为“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现今也指一种应用写作的法规性公文文件。

9、(二)“办法”的特点  (1)办法的法规约束性侧重于行政约束力。

10、  (2)办法的条款都具体、完整,不能抽象笼统。

11、(三)办法的分类  办法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办法可分为实施文件办法和工作管理办法两种。

12、(四)办法的写法  办法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3、1.首部。

14、包括标题、制发时间和依据等项目内容。

15、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

16、  制发时间、依据。

17、标题之下用括号注明规定制发的年、月、日和会议;或通过的会议、时间及发布的机关、时间;或批准的机关、时间等。

18、有的办法随“命令”、“令”等文种同时发布,这一项目内容可不再写。

19、2.正文:一般由依据、规定、说明这三层意思组成,可分章、分条叙述。

20、办法中的各条规定,是办法的主体部分,要将具体内容和措施依次逐条写清楚。

21、办法的结尾,一般是交代实施的日期和对实施的说明。

22、 规定(一)什么是“规定”规定是规范性公文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

23、它是领导机关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订相应措施,要求所属部门和下级机关贯彻执行的法规性公文。

24、规定是局限于落实某一法律、法规;加强其项管理工作而制定的,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而且内容细致,可操作性较强。

25、(二)规定的分类规定大致可以分为方针政策性和具体事宜性两种。

26、(三)规定的结构规定一般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27、1.首部。

28、包括标题、制发时间和依据等项目。

29、(1)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单位、事由、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30、(2)时间和依据。

31、用括号在标题之下注明规定发布和签发的时间和依据。

32、有的规定是随“命令”、“令”等文种同时发布的。

33、2.正文:正文的内容由总则、分则和附则组成。

34、总则交代制定规定的缘由、依据、指导思想、适用原则和范围等。

35、分则即规范项目,包括规定的实质性内容和要求具体执行的依据。

36、附则说明有关执行要求等。

37、正文的表述形式一般采用条款式或章条式。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