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指的是什么(所谓的中等生是指)
您好,今天柳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中等生指的是什么,所谓的中等生是指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走近中等生 中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2、优秀学生学习成绩好而倍受老师青睐,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因问题多多也极惹老师关注。
3、惟有中等生,因为表现平平,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挨不着老师的批评;既没有人佩服,也没人歧视,他们总觉得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4、这种存在决定了他们的意识:几乎对所有的班集体活动都不冷不热,行为从众。
5、反正老师注意不到自己,他们既不做榜样,一般也不会落伍。
6、 教育者应明智地看到,中等生无论是在思想表现、学习成绩珲是在其它各方面,虽居中间状态,但他们很有塑造的潜能,是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
7、如何帮助中等生呢?一、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中等生学习成绩平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们的智商不低,基础不弱,教师只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有针对性地以他们感兴趣的学科或学得较好的科目为切入点,教给其科学的学习方法。
8、是完全可以进入先进行列的。
9、二、“赏识教育”是对中等生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中等生既自尊又自卑,既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也害怕受到老师的批评。
10、因此 ,教育者要善于对产“竖起你的大拇指”,老师的“赏识”能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克服自卑心理,并成为其前进的内驱力。
11、寒假时,在学生手册和新年贺卡中,我给二十多个中等生的各自“个性亮点”予以赞赏。
12、我发现,他们在这个学期的学习劲头、班集体荣誉感、责任感,都与上学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3、三、“零距离”的心灵沟通 周记是学生心灵的窗口,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周记中表露自己的心声,渴望老师成为他们的朋友。
14、我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把它作为师生交流的“心灵驿站”,并尽可能用书信方式。
15、我便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要做深入的书面交谈。
16、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是人权的问题”,走近中等生,关注中等生,做好中等生的工作,对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17、 在一个班级中占绝大多数的是那些优点、缺点不大明显的中等生。
18、在通常情况下,中等生很难受到老师特别的关心和帮助,往往失去了在老师指导下发展成长的机会。
19、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从以下几点加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
20、 一. 了解关注,促其进步。
21、在中等生身上潜藏着许多积极因素,如要求进步、乐于为班级做事、有表现自己才能和智慧的要求,他们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依赖。
22、因为中等生人数众多,所以他们是班级中可挖掘潜力最大的群体。
23、因此,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到中等生的中间,主动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以促使中等生主动要求进步,争取进步。
24、 二. 设单项奖,目标激励。
25、奖励优秀生固然好,但绝大多数的中等生往往离奖励所要求的冒尖水平还有一点距离,因而中等生几乎与奖励无缘。
26、他们缺乏获奖的信心,缺少上进的动机。
27、在班级中设“体育标兵”、“文艺能手”、“劳动能手”、“进步典型”、“助人为乐奖”等单项奖,让中等生有了更多的目标,这样激励中等生,使他们感到只要努力获奖也不难,有利于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上进。
28、 三. 班干轮换,激发热情。
29、班干部常常是优秀生的天下,班主任如能实行班干轮换,会使中等生获得较多发展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30、班干的轮换有利于形成人人争做班干部,人人会做班干部的氛围。
31、班干的轮换不但使大多数中等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且班级工作可以得到创造性的开展,可以较好地锻炼中等生的工作能力,增强班级的团结合作意识。
32、 四. 活动多样,体验成功。
33、活动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全体学生是班级活动中的主体。
34、班主任在活动中重视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同时,不应忽视中等生。
35、班主任应经常组织多样化、分层次的小型竞赛活动,让中等生在活动中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6、班主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调动和发挥中等生的积极性和特长,要尽量使中等生在活动中有岗位、有职责,让中等生都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从中锻炼才能。
37、 浅谈中等生与创新 创新思维是从一般思维中经深入的探索提取和升华出来的一种富有开拓性、积极性和富有价值的思维,是思维科学中最有实质性的一种大脑中枢积极活动的思维结晶。
38、“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39、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育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手段。
40、而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只注重于优等生,却往往忽视了一大批中等知识水平的学生,这是可悲的。
41、其实: 一、中等生尽可创新。
42、创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地发现对他自己来说是新的知识,或解决自己未曾解决过的问题,或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等。
43、因此,不少教师认为创新是针对尖子生的,与中等生关系不大,对于差生更毫不相关了。
44、其实不然,创新活动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巧思、不同的设想、新的解法和新的概念等,都是创新在学习中的表现。
45、优等生无疑能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但是大批中等学生也有自己的思维活动,他们的想法或许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46、例如:有位中等生做选择题:过点(3,-4)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A)x+y+1=0 (B)4x-3y=0 (c)4x+3y=0 (D)4x+3y=0或x+y+1=0选D的原因是画图时发现有两条直线,这就是创新。
47、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特别要注意培养中等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进取性,在培扶基础数学坚实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还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程式,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法。
48、 二、中等生也能创新。
49、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宁可喜欢那些老实听话,循规蹈矩的“复现型”的学生,也不肯喜欢那些顽皮淘气、时常逾规的“创新型”的学生。
50、因此,教师对于那些“复现型”学生的问题,设想是有问必答,而对于那些“创新型”学生的问题,设想认为是奇思怪想,不加理睬,更有甚者,认为是故意捣乱,大声训斥。
51、事实上,如果对某些知识层次中等的学生的设想加以解决,也能产生创新的效果。
52、现在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勇于发 表自己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53、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才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提出不同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勇敢地进行思考、追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思维能力。
54、例如,在一次试卷评析课上,有这样一题:有一张长80cm,宽50cm的长方形铁皮,四个角都去掉一个小正方形,做一个无盖长方体铁盒,问这只铁盒最大体积是多少?按正常解法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当小正方形边长为10cm时,体积最大为18000cm3。
55、有位中等生听后,在课堂上提出,为什么要去掉四个角呢?我利用四个角不就以使体积更大了吗?许多学生笑了起来,我没有批评他,也没有轻易放过这个“信息”,我反问,你的设想是什么?他说可将剪下的四个小正方形剪成小长条焊接到长方体的上口,也许体积会大一点。
56、于是我和同学们在课堂上一起研讨起来。
57、利用面积相等,由60×30×x=4×10×10,可求出小长条的宽为x=20/9(cm),即可增加体积60×30×20/9=4000cm3,总体积达到22000cm3。
58、这时全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特别是一些中等生,他们为数学情境所激发,优生、中等生、差生造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数学课堂氛围,大家都很有兴趣地发表自己的见地,于是便创新出许多新题。
59、如:可将右侧剪下两个小正方形焊接到左侧,如图(1),此时剪下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原长方形宽的四分之一,V=67.5×25×12.5=21093.75(cm3)。
60、再如,将上面剪下两个小正方形焊接到下面,如图(2)此时剪下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原长方形长的四分之一,此时V=30×40×20=24000(cm3),等等。
61、 三、中等生不可能不创新。
62、教师普遍感到,差生上课不动脑筋,怕回答问题,课后抄袭作业,其实这都是怕被教师批评,怕受到教师轻蔑的结果。
63、对于中等生,虽无前情,但一般教师认为中等生有智质,但知识的突破性能力不够。
64、升学率的逼迫,自然而然地抓紧优等生,而将一大批中等生淘汰了,其实这种“丢卒保车”的做法是完全不符合当代中学教师必该有的师德和教德。
65、在创新面前,后进生、中等生和优等生是平等的,创新的潜能同样浓厚,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去挖掘。
66、在教学中尊重个性,积极评价学生,有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探索和思考,逐步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来思考、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
67、在这方面我有一番体会。
68、例如:在一次数学基础测试中遇到下面的例子:已知f(x)=log a (ax-1) ( a>0,a≠1),A(x1,y1),B(x2,y2)是函数f(x)图像上两点,证明直线AB的斜率大于零。
69、一中等生在说明了函数f(x)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后,由x1 70、”受到表扬的同学异常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71、这种创新成功的体验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创新信心。 72、这充分说明中等生不可能不创新。 7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不要忽视中等生,要允许他们表现出创新的行为和思想;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通过积极的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要能容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 74、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留有让中等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要多引导和鼓舞中等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 75、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的创新之花才能开得鲜艳夺目,才能培养跨世纪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76、 请关注:那些被遗忘的中等生在一个班级中,表现突出和欠佳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是中等生。 77、而中等生大都不调皮、不捣蛋、不惹麻烦,缺乏主见,缺乏学习、活动的热情,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 78、这种心理状态与我们所提倡的现代人意识是格格不入的。 79、我们的教师在学生思想教育上,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框框,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最终局面。 80、这部分“中等生”长期缺乏老师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在集体活动中也缺乏唱“主角”的机会,自以为处在冷漠的关系中,加上对自身认识不够,形成了精神欲求不足的心理。 81、那么,如何疏导“中等生”,把目标指向那些被遗忘的学生呢?一、给予同等的关注“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 82、在关注“两头”学生的同时,教师要有计划地预先安排好第二天关注的“中等生”名单,每天按计划上名单,有重点地关注几位同学。 83、关注的形式很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等,纳入到课上、课间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84、如上课前,教师摸摸几个胆小、不善发言的同学的头,上课时,学生就能直视老师、认真听讲提出问题时,给学生以鼓励的眼神,就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 85、随时发现这类学生小小的进步,说一句“做的好”!一点一滴,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产生对教师的依恋与信赖。 86、二、热切期待,培养自信心自信心对于“中等生”来说也很重要,可利用他们在各方面有一定基础的优势,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发现优点。 87、同时,针对他们还存在的各式各样的差距,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并给予热切的期待,使被期待的学生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在教育中,留心捕捉各种机会,向他们传递自己对他们的热切期待,提高“中等生”各方面的能力、自信心。 88、三、创造机会,培养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在于教育者要善于发现第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89、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有意识地让“中等生”参与集体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能力,而且能协调他们与同学的关系,有有待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90、利用活动课程建设,给“中等生”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 91、如改变过去中队长主持班会的惯例,让全体学生轮流主持,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从而使“中等生”树立起自信心,积极进取,健康地向前发展。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