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苏秦的故事简要概括(苏秦的故事)

2023-03-04 21:00:58 来源: 用户: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苏秦的故事简要概括,苏秦的故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5、合纵攻强秦 苏秦在齐国,继续作削弱齐的工作。

2、他劝齐王大兴土木,纵情享乐,对外则大肆战争,广树仇敌。

3、齐秦关系恶化,再加上齐攻宋国,秦王非常震怒。

4、苏秦劝齐王先采取军事行动,以打击遏制秦势力的发展。

5、同时也想使齐的力量进一步被消耗。

6、 齐王对燕怀有顾虑。

7、苏秦为燕辩解说:“燕国国小力弱,一向依附于强齐,而齐之所以能号令天下,也正是有了燕的支持。

8、这种友好关系是燕国人心所向,怎么会对齐有异心?”齐王释然。

9、于是,苏秦出使,为齐王合纵攻秦而奔走。

10、 苏秦分别游说韩赵魏燕四国国君,各自出军兵粮草,以攻秦国,推选赵国宰相奉阳君为合纵长,而齐国实际上却是合纵的真正组织者和指挥者。

11、齐国名义上合纵攻秦,其实不过是借齐制秦,使其不能抽身救宋,齐好再次攻宋。

12、苏秦极力主张强攻秦国,然而齐既不卖力,赵韩魏燕自然也都互相推让而逡巡不进。

13、因此联军始终未与秦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14、尽管如此,齐劳师袭远,仍然大损国力。

15、 6、合纵反攻齐 齐王发动攻秦的同时,展开了对宋的第二次进攻。

16、这实际上使其他四国联军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既无法合力攻秦,又不能马上撤兵回国。

17、于是各国对齐都暗怀不满。

18、本来苏秦此时南下,明着合纵攻秦,暗中却在积极为燕联系反齐的同盟军。

19、苏秦见各国离心,便暗中劝在魏国的孟尝君:“昔日您在齐国时,为齐立下盖世之功,而齐王暗昧,不但不重用,而且使您背井离乡,远来归魏。

20、今又弃信义于不顾,玩弄联军各国。

21、燕军有攻齐意,赵国也早对齐怀恨,如果联合起来东击齐国,则中原势大,魏和先生您也定会名动天下。

22、”孟尝君答应了苏秦的建议。

23、 苏秦又劝说齐王同秦求和:“魏赵距秦近而齐地距秦远,如果我们五国合纵不能击败秦,魏赵为了保存国家就肯定要向秦求和,秦一旦同其他国家联合,定会连横来攻打齐。

24、望大王早作准备,先与秦谈和,以免形势被动。

25、”齐王以为苏秦说的很有道理,便抢先与秦做出友好的表示,并打算用亲秦的韩聂做宰相。

26、 赵国奉阳君正忙于合纵攻秦,见齐王未商量就先与秦交好,大为恼怒,便联合魏燕要对正忙于攻宋的齐国开战。

27、齐王慌忙从宋撤军,并答应送给奉阳君土地,奉阳君才停止了攻齐的行动。

28、 7、苏秦拘于赵奉阳君得到齐王关于土地的许诺,与齐的关系又和好起来,而苏秦在暗中进行的对燕赵关系的离间活动,也被奉阳君察觉。

29、于是奉阳君把苏秦拘留在赵国,限制其行动。

30、 苏秦向燕王求救,并打算继续进行离间活动。

31、燕王向赵奉阳君提出严重抗议,奉阳君释放苏秦,然而苏秦却再也不能找到机会在赵活动。

32、他想去见齐派至赵的使臣,赵不许。

33、苏秦无奈,离开赵入齐。

34、 8、自陈功与过 苏秦入齐之后,燕昭王对他产生了怀疑,因为他以时机未到为辞,几次劝阻燕昭王对齐的进攻,于是昭王打算让别人替换苏秦回国。

35、苏秦感到非常委曲,向燕王写信申辩。

36、这封信可以说是他对自己一生功过的一个评说。

37、他说:燕和齐仇恨由来已久。

38、我为燕齐的邦交奔走,本来就难以获得各方面的信任。

39、齐是燕国的心腹大患,我在齐国,大可使齐不谋攻燕,小可使齐赵关系破裂,以此为大王的大事作准备。

40、五国伐秦,燕虽然出兵出粮,但一来免去齐称帝燕称臣的耻辱,二来没有齐赵攻燕的祸患。

41、后来奉阳君接受齐的封地,将我扣在赵国。

42、大王救臣下出于水火,现在齐赵都不谋攻燕,燕得以修饬国力,我虽无功,但自以为可以免罪了。

43、我作为燕臣,在齐国活动,本来就会有流言蜚语。

44、我如在齐显贵,燕国大夫就不信任我,我在齐作贱,世人就看不起我。

45、我如受齐王重用,燕大夫就会对我抱有希望,希望达不到又徒增埋怨。

46、齐国如有不利于燕的地方,就把责任都归到我头上,天下人不攻齐,就说我善于为齐谋划。

47、我的处境也可以说是够危险的了。

48、我不畏死报效于大王,大王却怀疑怪罪于臣下,我实在感到恐惧。

49、尽管我自以为可以列于天下公卿之中也无可愧疚,如大王只是重用有才的贤人,我愿在齐与他认真合作;如大王不放心我,我就回燕侍奉大王,以宽解大王的忧虑。

50、燕昭王终于没有撤换苏秦。

51、 9、荡荡身后事 苏秦为了恶化齐赵邦交,使齐广树仇敌,再劝齐王攻宋。

52、公元前286年,齐灭宋。

53、齐国力也渐渐疲衰。

54、同时由于奉阳君向齐索要封邑,齐赵关系又出现裂隙。

55、苏秦频繁的活动,终被齐王和齐大夫发觉。

56、齐王将苏秦车裂于市。

57、苏秦死时,年五十余岁。

58、苏秦死后,燕赵魏秦韩五国联合,在燕将乐毅的带领下大举攻齐,连陷城池七十余座。

59、齐王出逃,被杀。

60、齐国后来虽然又夺回国土,国力却大衰,从此一蹶不振。

61、而燕赵魏秦四国之所以发动这场战争,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苏秦生前活动的缘故。

62、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苏子》三十一篇,当是苏秦作品或后人所记有关他的事迹的汇集,其中似也包括苏代、苏厉的一些游说之辞。

63、《苏子》是纵横家类中篇幅最多的一部,可见从战国到西汉,纵横家中属于苏氏弟兄的作品或有关材料分量很多,流传也最广。

64、汉以后该书已亡侠。

65、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纵横家书》,其中有十一篇苏秦上燕王或赵王书,不见于《战国策》、《史记》等传世的古籍,另有两篇其部分内容见于《战国策》,这十三篇是现在了解苏秦事迹的重要新材料。

66、10、苏秦墓位于淄川区经济开发区南苏村。

67、墓冢封土高约5米,直径20米,长约40米,占地约1000平方米,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8、墓南原有一桥,名曰苏相桥,为古般阳二十四景之一。

69、明县志按《史记》记载:“苏秦为燕说齐,齐王用之,因与齐大夫争宠刺杀之,乃葬于此”。

70、苏秦战国时东周洛阳人,著名纵横家,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71、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群雄争霸。

72、苏秦连横说秦惠王“书十上说而说不行”。

73、凭着坚强毅力终于在燕国打动燕文候而一举成名。

74、促成了六国之王结盟于洹水,苏秦也成了一人而佩有六国相印的风云人物,取得了荣华富贵。

75、苏秦的行为惹恼了齐国的大夫门,被齐国所收买的刺客刺杀,于是将此葬于此。

76、 1刺股悬梁成语:刺股悬梁发音:cìgǔxuánliáng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77、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78、”《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79、”。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