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赵东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赤峰轶事--讲述了赤峰市风云人物、风土人情、传统和非物质...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赵东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赤峰轶事--讲述了赤峰市风云人物、风土人情、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赤峰地区独有的特色文化故事,欢迎大家品读!

(接上文)双方索要天量粮草限期缴纳的消息,在二分地一带立刻引起了激烈的反应,当地民众为自保,自发组织起来开向哈达街,准备向军政府请愿。赤峰街派出专员来在半路上劝阻,并答应免去巨额摊派,群众才陆续散去而没有激化成变乱。毅军本来就是“墙头草”,在强大军阀的剧烈斗争中日益衰落下去。张殿如后来成了段祺瑞的部下,在南北战争中,张殿如率临时收编残余一万三千人驻守睢宁。他却脱离段的皖系,投降奉系赵东云,足见其“墙头草”本色。

1924年9月15日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9月27日北洋政府曹银任命马鸿逵为“讨逆军”独立骑兵前敌副总指挥兼绥远援军司令,张殿如为骑兵总司令,谭庆林为前敌总指挥,归冯玉祥指挥,挑选精兵二千人,奉命开赴热河边境赤峰一带,威胁奉军侧翼。这也是赤峰传说中“张二扁担再驻赤峰”的由来。两任赤峰镇守使的人生起伏,让我们窥斑见豹,得以窥见那个风云变幻、时局动荡的时代社会面貌,这个时代进就了许多枭雄,也有许多如张殿如、陈光远一样的人物摄转来生。不论是哪种人生,都是时代与其个人品格共同造就的。

赤峰街小车会唱词

作者:任琪

赤峰街举办老爷庙会时排演各种节目,其中就有小车会,一行八辆车子,用车子表演各种动作,如误车(车子陷在泥中)、抬车、赶车、拉车等项,一边做动作,还要唱歌词。有一首歌词这样唱道:“过了夏秋,又到大秋,庄稼今年大丰收,打了黄豆长街卖,一心要上长盛楼。一进房门抬头望,人烟稠密好风流,好饭好菜吃不起,给我来几张煎饼和小豆腐。跑堂的闻听一咧嘴,你要吃煎饼大粮市,要吃小豆腐嘛,戏楼前面牌楼后。庄家佬听此言,顿时不禁怒气往上升,一甩袖子下了楼,不是我老汉夸海口,一个大钱没花上趟楼。”唱词内容幽默风趣,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看人下菜碟的风气。还有张琳先生收集的一首西大坑街道的民谣,也被小车会吸收过来进行演唱:“西大坑直通中间湾,李朝珍人高马大连跑带颠;于家大院赛过文庙一般,张义他妈长得又胖又暄;刘二尖他妈丢只鸭子一骂七八天,刘老五好打不平,就怕见官。”这些民俗语,也反映出当时的民情。可惜,当时没有注意和记录下来,慢慢地自行流失了。

一首“地下”轶诗小考

作者:任琪

一年秋末,赤峰职业商校来了四位“不速之客”,他们时而西装革履,时而便衣便帽。一天傍晚,他们把装有印刷品的信封封好,委托该校学员盛裕邮寄。盛裕见其中一人字写得很好,便于第二天买了一块布扇面,请其书写,那人经过再三谦让后写道:“因事承德到赤峰,寒山塞北草青青。男儿有志应为国,得会凌云上九重。”后面还附了几句短语:“时在民国XX年秋,遇盛裕君于赤峰,倾谈如故,值新置此扇,嘱余命笔,自知薄学,不善书法,免予应允。余志慨言昂,关怀国事,誓以大无畏精神,百折不挠的雄心壮志,善始善终地挺而救亡,共赴国难。”署名“庐山老人”。由于布扇早已丢失,无法从字迹中辨别为谁所写,后记中所署年代也被遗忘,但从盛裕在校年龄以及从”挺而救亡,共赴国难”等字句推算,此诗当写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不久。此时,具有大学文化的韩麟符、郑还烈等人俱已在天津被捕,在急切中能写出这样流畅而寄托远大抱负的诗的革命党人则非曾就读于南开大学文科的陈镜湖莫属。陈镜湖当时正任内蒙古特委书记一职,以“挺而救亡,共赴国难”为己任,乃分内之事。另据《朝阳地方党史·革命史资料》一书记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陈镜湖等同志立即以中共内蒙古特委名义向各族人民发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至于盛裕所寄发的印刷品当为“告蒙汉各族人民书”之类无疑。

编辑整理:赤峰市红山区委宣传部

发布单位:赤峰契丹古玩商会

本文赵东云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