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意思 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意思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格物致知的意思,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南怀谨大师对“格物致知”的解读
———阿拉丁956
南怀谨大师说,“格物”的意思就是格局去心中的物欲,并非是对着外物来硬格的。
王阳明晚年几乎只讲“致良知”三个字。他曾经把“格物致知”之法概括为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格物”的理解是去除贪欲而存其良知。
很显然,南怀瑾大师是比较认同这个观点的。
“致知”的“知”是智慧,不是知识。如果想获得知识,读书就可以了,用不着跟贪欲过不去。要获得智慧就没那么简单了。
去除贪欲跟增进智慧有什么关系呢?
智慧的特点是自由思考,无拘无束,而物欲就像一根绳索,牵住你的思维,左右你的思想,让你患得患失,无法自由思考。物欲越多越强烈,绑的绳索越多越粗,就动弹不得了。
所以,“格物”的目的在于去除贪欲,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物欲,尽量扩张思想的空间,使智慧更通达。
所谓贪欲,就是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自己不该享有的东西。那么,什么东西不属于自己或不该享有呢?
这是一个涉及到法律、道德、伦理、制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话题,一言难尽。
大致上来说,自己没有对等付出的东西,是不属于自己的;以自身条件不适配的,是自己暂时不该享有的。所谓“暂时”,是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现有条件。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如果有效戒除了贪欲,智慧就清澈明亮了。在做人做事时没有非分的想法,只知以己之力,取己当得,诚意就显示出来了。
没有投机取巧的念头,只求毫无水分的业绩,心态就端正了;没有损人利己的行为,只有助人为乐的事迹,品德就彰显出来了。
到了这一步,修身的功夫已经做的很不错,接下来“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没有人会不服气了。
格物致知,说的很明白
星星之火88637076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说的很明白
星星之火88637076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倾听自己内心的感觉,按照本心去做就行了。
【从“格物致知”到“致良知”就好比看景和看美景】
最近在读《传习录》并尝试解读“致良知”的意思,随着思绪深入并扩散,很有意思,很难收住臆想。
致良知首先就得“格物致知”了。《大学》里开宗明义,明确了大学之道,明确了儒家正统修行的法门和终极追求——内圣外王。内圣的修行就是从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做到了就有了儒家的成圣的禀性了。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外王的体现了!儒家讲究入世修行,就是要为国为民!
从大学之道中我们就能很清楚知道格物是基础!就想电影手法一样对事或物一格一格去探究根本本源,像高清数码相片一样,一幀一幀去解构!
致知,就是内心的道德与思想了。这就很泛了,思想可以高尚也可以负面!道德可以说是先天之德,也有后天之毒。
所以从陆九渊开始,心学兴起,倡导“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尤其是到了王阳明,悟道后倡导“致良知”知行合一。是良知,定语“良”!就是倡导先天之德!并要“知行合一”。王阳明就是真正做到“三立”之“内圣外王”了,所以被后人尊为“两个半圣人”中的一个圣人!
我们认真来读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王阳明:什么叫做“格物”?
通俗来说,“格物”就是把不正确的纠正过来,让它重新归于正确,“格”的意思就是“纠正”。所以说,真正的格物致知,一定是正知正行,否则就不是格物了。
如果总是遵循正知正行,克制私心杂念,时间长了,知见和行为都符合天理,这就是事上磨练的功夫。
如果能再配合“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的功夫,学问必然会精进,这就是研修阳明心学的方法。#国学新知识##我要上头条#
2022-06-01[连续第2338天]
《传习录2》
格物致知出自于《大学》,里面讲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先格物致知才能诚意正心。
朱熹的解释是说我们要想有所知,就要探究事物,求得事物的原理。天下的事物都有其原理,我们不能穷尽这些事情的原理,就不能全知。但有个问题是穷尽天下万物之理不是一个人的事,如果一个人要去探究这个,何时是个头。
王阳明去践行了一下,去格竹子,最后格出病了。他的理解是知不是知识,而是知善恶。格就是一个格子,是善恶的标准,去套各种事情,对的上就是善,对不上就是恶,要匡正匡正。那么放在诚意正心前面就好理解了,能分个善恶对错,才能去诚意正心。
王阳明也总结了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还有两位大师的解释,一个是东汉的郑玄,一个是唐代的孔颖达,他们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格是来的意思,格物致知就是你想什么就会来什么。你心地善良,善良的东西就会来。你心恶,恶的东西就会向你靠拢,有点像墨菲定律。
总之各家所说都做参考,没有谁对错,都要多学习,多实践。
*每天一看*
一,先说两句
1,抓本质
2,自身,竞品,消费者
3,始终掌握主动权
二,多说两句
1,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先对问题探底
2,你最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怎么做才能达到?什么才是对自己有帮助的?
3,所遇问题多问个为什么
4,多用写写画画
…………………………我是有底线的……………………
中医诞生的时候,科学这个词只有两个中国字。赛先生,我们那时叫格物致知,而赛先生具备格物致知这个含义的时候,可能不比爱因斯坦岁数大多少。
大问题Dialectic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中医是伪科学?我们首先需理解:什么是科学?
24:11
"格物致知",《大学》当中的四个字,我们可通过历代名家,对其不同的解读,来了解先哲们是如何“格物”的,因为解这四个字,本身就是在格物。根据他们不同的论点,我以为可分几大类:
第一类是善恶论,代表人物为汉·郑玄、唐·孔颖达、宋·司马光
郑玄认为“格,来也,物,犹事也。知于善深,来善物;知于恶深,来恶物。”郑孔二人对格物致知的解读是,通过人与事物的相应来辨明善恶,所谓致知,即是知善而弃恶。这种解法,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政治色彩,实际为劝民向善之说。
司马光认为,善恶论是没错,但善是者寡,恶非者多,是何故呢?原来是来自事物对人的诱惑和逼迫,郑氏只道格为来,没有完全理会古人的意思,司马光认为格还有“御”的意思,只有抵御外物的诱迫,才能做到知善弃恶。
第二类是物理论,代表人物,宋·程颢、程颐、朱熹
那如何做才能抵御外物的诱迫呢?
程颢说:“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则意诚不动。”
意思是说,我们应该穷究事物的道理,事来了,就是知的开始,要以事物本身来看待事物,不能掺杂太多主观,这样心才能不被其奴役,所知也就纯粹了,意诚而实,实而不动,是谓定正。
程颐又在此基础上加入天理人伦之说,说眼前皆是物,物皆有理,如水寒火热,君臣父子等等。这只是对物理论的强调与补充,并无新意。
而朱熹则在二程的穷理之说上,提出了具体的实践办法——即物而穷其理。意思是,只要接触到事物,就要穷究它的道理;朱子认为,人心有灵而有知,天下之物皆有理,理未穷,则知不尽。应该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去推究事物之理,这样便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要坚持这样不断归纳、提炼、总结的实践,就能融会贯通,使得知识经验经过广泛而精微,以至知之极也。
朱子所论“格物致知”实际是通过广泛的推究事物之理,再经过归类,提炼等方法获得所知之精华,如其所说,众物之表裹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其意是致知在所知之精,精而妙,妙而无穷,才能以有限生命对待无限之事物。因此,朱子所论是对二程穷理之说的升华。
第三类是明朝王阳明,唯心善恶论
我个人不完全认同他对“格物致知”的论述,他说格是正,要正其不正以归正,怎么正呢?通过良知,他说良知是天命之性,心之本体,又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前面说良知是天性,后面说善恶是意动,他其实想说,良知是用来发现善意与恶意的,致良知便是格物。
这番论述太过唯心,因为王大师之前执着于朱熹的即物穷理说,跑去格了七天竹子(果然不是凡人),由于当时科技手段落后,没格明白,反而大病一场;自此便否定外物说,认为心即理,意之所在即为物。
但我对其“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这番心意主客体用之论十分受用,这无疑是对朱熹方法论的再度升华。朱熹所论停留在物的层面,认为要广泛的格物,以物作为了驱动力。而王阳明将之升华到物我两个层面,提出内心与外物的相感、互换,这反映了其不执着于物而超然于物的思想精髓。
若心为主,则意为客,以意为主则心为客,以知为体则物为用,以物为体则知为用;这样主客互换,体用相变,则能够在格物时,在物我两个层面做到更细致的体验,从而达到物我之间高度的契合,灵活的驾驭,以至不惑而诚意正心。
《说文解字》对格的解释是,格,木长皃,树木枝条长的样子;致的解释是,致,送诣也,诣是侯至也,因问候而至。我认为这个候,不是问候而是气候,是气候自然而然到来的意思。因此,枝条长是因其气候自然而至。
所以,不必执着于格,也不必执着于致,这两个字给人造成的错觉就是要“尽、极”,大可不必凡事都这么极端,不是每个人都要做学者。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格物致知啊,只是程度不一样,而我们可以借助朱子的基础方法(推究、分类、归纳、提炼、总结),再结合王阳明的观照之法做更细致的体验运用,那么,功夫到了,自然而然就格而知了,也因此而为生活增添更多的幸福感。
几千年来说的格物致知,都是错的,道家有何高见?!
道家来看格物,会超出您的认知哦!
先说格字:由各+木组成,各是什么意思呢?各的上半部分,是倒着写的“止”,表示:终,倒着写表示返回;下面是一个口,道家看来就是一个⭕️,表示:自己单元空间;整个字的意思就是最终要返回来的期许地,和“家”的意思相近。张家庄、李家庄、石家庄,和张各庄、李各庄、石各庄的意思是一样的。木,就是类别科目属草木,但木代表的是“通天彻地之能”。
格物,古往今来的解释都很勉强,有的说什么填到格子里不超范围,方方正正的啊;有的说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啊。
道家来看格物是什么呢?就是不要去看事物表象,而要去看事物本象,格就是本象、原形、本来面貌的意思。譬如说来格一格人吧,不要看他在外面表现如何,而要看他回家后的表现如何。是妖精就得打回原形看是什么变的,孙悟空七十二变后,二郎神用第三只眼就能看出来他就是孙悟空。
本文格物致知的意思,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意思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