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火炬之光2,汉化补丁,火炬之光1.15汉化2.2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942年8月,32岁的姚...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火炬之光2,汉化补丁,火炬之光1.15汉化2.2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42年8月,32岁的姚维钧大学毕业,前往重庆寻找笔友黄炎培。六天后,67岁的黄炎培迎娶了从未见过面的姚维钧。

黄炎培的告亲友书中,八个字赫然在目:佳人易得,同志难求。

(1)那一年,我在台下偷偷喜欢你

她叫姚维钧,“秉国之钧,四方是维”,意在为国尽力,励志做出一番事业。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上海沦陷,姚维钧辞去教师工作,选择告别母亲和家乡,辗转香港广州等地,最后到达贵阳,考入为避战乱而迁来此地的大夏大学。

在大学里,她每天和进步同学一起,投入如火如荼的抗战宣传,鼓动民众奋起抗日。那时她已经三十岁,可是她始终没有把个人问题放在心上。因为她对另一半有自己的主见。

1941年12月,大夏大学的演讲台上,一位圆脸大眼、性情敦厚的先生正在台上演讲,上海浦东乡音,浑身洋溢的爱国主义激情,将台下的姚维钧内心的渴望唤醒,爱国圣火更加熊熊燃烧起来。

他是黄炎培,她其实仰慕她很久,少女时代便听过他的传说。他十几岁失母丧父,靠勤工俭学完成学业,然后轰轰烈烈办教育,创办浦东中学人才辈出,开创职业教育先河。

他的婚姻更是令人欣羡,妻子贤淑聪慧,夫唱妇随,对他的潜心教育救国给予了完全的理解和支持。他一直是她的偶像,他是她心中的爱慕对象,这是她心底的小秘密。所以她跟随他的脚步,走上教育的路。

(2)发妻离世,黄炎培的小笔友

她知道此时在台上激情演讲,呼吁同学们抗日的黄炎培,发妻一年前因病离世。那是他携手相伴四十载的妻子,她悲痛着他的悲痛。

“谁说天长地久来,吾生万念一时灰”。

几天后,回到重庆的黄炎培收到一封信,字体端正圆润,信中说,愿拜他为师,并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情况。

可是黄炎培对这个叫姚维钧的女学生,他没有任何印象,客气地回信说:师事不敢当,炎固乐与青年为友者。

她称他“任之吾师”

他则叫她“维钧学友”。

同样离别家乡为救国奔忙,同样的忧国忧民情怀让他们靠近,黄炎培逐渐走出悲痛。

相互间的关切与欣赏,让他们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密切的异性朋友。

(3)佳人易得,同志难寻

黄炎培作为盛名在外的民主人士,夫人去世后说媒者踏破门槛,可是他一一婉拒。因为他要的不仅是妻子,还是志同道合的队友。

尽管他从未见过她,尽管他们之间隔着30年的时间长河,可是这份感情让他珍惜。黄炎培多次在信中,坦诚对她的想念。他感恩于上天恩赐的遇见,感动于花甲之年还没遇到的两情相悦、志同道合的爱情。

可是她是智慧和理性的,坚决等见面后让他了解到她的缺点,才肯接受他的爱情。毕业前他寄来一笔钱时,她婉言谢绝。阅人无数的黄炎培折服于姚维钧的品格,百余封书信,多首诗词唱和,他已认定此生都是她。

1942年8月,姚维钧大学毕业来到重庆,他们终于见面了。六天后,他们举办婚礼,在告亲友书中,有八个字赫然在目:佳人易得,同志难求。婚后,姚维钧在巴蜀中学执教,他继续进行爱国教育运动。

她一生为他生育四个子女,将黄炎培前妻子女接到身边照顾,视如己出。黄炎培曾经被国民 —党列入暗杀名单,他们的家陷入危险。姚维钧和他颠沛留言,一直陪在他身边,始终不离不弃,荣辱与共。

在他走后,她独自承担起那个家,照顾所有孩子们。

最终她还是陪着他走了,穿着带有二十多件补丁的棉袄,追随先她而去的黄炎培先生,将他们的一生都奉献给这个国家。

我爱你一生,便是一世情。

为革命先辈们点赞[祈祷][祈祷]。

此致,敬礼[玫瑰]。

#情感点评大赏# #情感# #我要上头条#

来源:《各界》部分整理

本文火炬之光2,汉化补丁,火炬之光1.15汉化2.2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