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父母官为百姓办实事,父母官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父母官 父母...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父母官为百姓办实事,父母官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父母官 父母官fùmǔguān 旧时对州县官的称呼。

2、也有直称“父母”的 例: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

3、--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注:这里的“父母”与现在的爸爸,妈妈的意思不同 “父母官”是旧时中国百姓对州、县官的尊称。

4、这一称呼是由何而来的呢?? 《汉书·循史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

5、“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

6、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

7、“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

8、“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

9、? 说来也巧,时隔不足百年,至东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公元31年),南阳郡百姓又幸运得遇新任太守杜诗。

10、《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字君公,少有才能,担任郡功曹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

11、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12、自此“父母官”这一尊称便广传后世 “父母官”的由来 唐河县城南35千米,现存“召父渠”遗址。

13、《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召父渠在唐河县南七十里的湖阳镇,为汉南阳太守召信臣所开。

14、据《汉书》记载,西汉元帝时,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期间,关心百姓疾苦,兴修水利,筑坝开渠,灌溉良田,使郡内“水丰地沃”。

15、他还禁止婚丧大办,严惩贪官,于是政治清平,百姓官吏无不敬爱,尊称他为“召父”。

16、又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南阳郡太守杜诗善用计谋,严惩不法,减徭轻赋,兴修水利,疏浚旧渠并发明“水排”。

17、当时南阳人把他与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一词即源于此。

18、 词语解释 【名称】父母官 【拼音】fù mǔ guān 【解释】封建时期称地方官为父母官。

19、 【出处】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

20、” 【事例】无论怎么说,他总是~! ★老舍《神拳》第三幕。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