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古氏也(意古氏)
8月科学教育网苏苏来为大家讲解下。意古氏也,意古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氏先塋记》录译
古氏先塋(茔)居牛文庄之西北隅(角),其先(先人)迺(乃,是,为)山西弘农人。自我朝(明朝)定鼎(建国),迁居河南怀庆府武陟县。其祖父已(古代已和以通用)上世次(世系相承的先后)未白(不清楚,不明白)。迺(乃,你们的)祖讳智积德阴功(积德行善)种种过人,迺(语气承接词,无意义)生三子,孟子(大儿子)讳淮,忠厚长者,家世耕读;仲子(二儿子)讳潭,行谊著於里闾,德望振於乡邦;季子(三儿子)讳汌(chuan,第四声),纯寔(实)典雅,不事纷华。淮生子一,讳仲;潭生子四,长子讳漢(汉),次子讳宰,三子讳恩,四子讳荣;汌生子一讳相。其宗支(同宗族的支派)蕃(草木茂盛)衍振振绳绳(众,盛,多),亦皆贤明富厚。惟潭子漢尤为最长,一念(一心想着)孝敬,於是远追祖考,意(思想上)以祖塋墓蕃衍喬(乔)木丈圍(围)(树木高大,树圍合抱粗),塟(通葬)无隙地(以此为由,原因),始迁新塋於先塋之右而以祖智立焉。塋(新塋)造於隆庆三年(1569年)及今二十馀禩(si,通祀,年祀,这里指年),碑记未成,恐坟墓久废,后世无以承祀,故鸠(集合)工(集合工人)刻石於祖墓之前,以志不朽,俾(读bi,使)无替(不废,无尽之意)於承祀(传承,祭祀)云。 峕(时)大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岁次丁亥六月已(己)未吉旦(吉祥的日子,农历每月初一为旦日)立
孝孙
恩宰申相荣
曾孙
教天化思 爱得
民禄民民佑民民
天天天
寿爵增
(第十七世古绍庆记录翻译2021.11.8上午)
#宝鸡头条#周三王庙与周太王陵
周三王庙位于箭括岭下的岐山县京当镇岐阳村。历史上有名的“岐阳大会盟”就发生在这里。其始建年代无考,祠内原有山门、献殿、祭台及正殿等,祠院碑石林立,松柏参天。现存正殿隋唐时名曰周太王祠;到了明朝嘉靖39年,重修太王祠时由于增附王季、文王塑像,故当地人俗称为“三王庙”。清朝同治初年毁,同治11年重建。庙内有献殿5间,悬山顶,有斗拱,规模宏大,“文革”中被毁。正殿5间仍在,硬山五脊顶,进深三间,前檐有回廊,门额上“绵绵瓜瓞”四个大字至今保存完好。它出自《诗经·大雅·绵》首句,意为周人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周太王陵位于岐阳村北三百余米的地方有一高3.5米、周长约30米的墓冢,即周太王陵。据《岐山县志》载:太王陵原高8米,周长60多米,原来占地一亩多,陵前有清朝乾隆43年(公元1778年)陕西巡抚毕沅为其树立的高大石碑,上题“周太王陵。”由于“文革”一场浩劫,太王陵面积大大缩减,原有的一些建筑物也破坏殆尽。
据传,集权社会时期,凡在岐山县作知事的官员,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在岐阳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岐山县志》记载的民国年间岐山举人薛成兑《谒周三王庙》《谒周太王陵》诗就是明证。时至今日,当地群众每逢清明节还成群结队前往太王陵扫墓,以表示对周圣人古公亶父的崇敬、怀念之情。不少海外游子以及国内古氏、吴氏家族也时常有人来到岐阳村的太王陵、三王庙前寻根祭祖。
据《周易》、《汉书》记载,周朝王陵不封不树。如今的封土,是后人为便于辨认、记住和纪念而添加的。
周太王是姬周后裔的先祖,他去世后就安葬在他生活过和他创业的圣地,即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岐阳村北300多米处的高地上,这里北靠岐水,俗名龙沟河旁的风水宝地,《岐山县志》载:“岐阳周太王陵,隋唐时犹存”。据老年人代代相传,太王陵为陵园,占地十多亩,外圈土围墙,园内松柏翠绿,建筑有山门、门前有石条台阶(今已发现石阶埋于1米深的田间),有厢房及守陵人。当时的陵冢高约8米多,周长约200多米,陵前竖有高大的“周太王陵碑”。令人痛心的是,这些建筑在“文革”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改革开放后,岐阳村民自发集资、投工,给周太王陵培土,今陵高6米多,周长150多米,又竖立起原陵碑,此碑系清乾隆48年陕西巡抚毕沅亲笔题书的“周太王陵”四个大字,由岐山知县平世增立石。
本文意古氏也,意古氏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