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拼音版,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拼音版,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郁 孤 台 下 清 江 水 ,中 间 多 少 行 人 泪 。

2、西 北 望 长 安 ,可 怜 无 数 山 。

3、青 山 遮 不 住 ,毕 竟 东 流 去 。

4、江 晚 正 愁 余 ,山 深 闻 鹧 鸪 。

5、作者背景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6、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在今山东)人。

7、21岁参加抗金起义,后率军南归,屡遭打击,郁郁而终。

8、他的词多写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慷慨纵横,雄浑豪放,与苏轼并称“苏辛”。

9、注词释义菩萨蛮:词牌名。

10、造口:在今江西万安西南。

11、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

12、清江:指赣江,它经赣州向东北 流入鄱阳湖。

13、长安:汉唐首都,在今西安市。

14、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15、可怜:可惜。

16、愁余:使我忧愁。

17、鹧鸪: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18、古诗今译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19、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20、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21、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22、名句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3、”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

24、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

25、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

26、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

27、况且中原至今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

28、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29、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

30、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31、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32、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33、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34、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35、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36、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37、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38、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39、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40、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41、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42、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4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44、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45、有《稼轩长短句》。

46、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47、辛弃疾是“一世之豪。

48、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

49、和陆游一样,是南渡后坚决主张北伐恢复的代表人物。

50、他还能用以民为本的思想看待北伐事业,他说:“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所与天下智勇之士所共也,顾岂吾君吾相之私哉!”(《九议》)他还能用战略家的眼光,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提出抗敌救国的三原则:“一日无欲速,二日宜审先后,三日能任败。

51、”(《九议》)辛弃疾虽没留下系统明确的文学主张,但从一些词句中也能看出他的一些文学倾向。

52、他说:“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53、”(《鹧鸪天》)说明他不但重视文学作品的感情作用,而且强调文学应反映重大的社会内容。

54、又说:“诗在经营惨淡中”(《鹧鸪天)》,“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

55、”(《水调歌头》)说明他提倡严肃的写作态度。

56、又说:“有意雄华泰,无意巧玲珑。

57、”(《临江仙》)说明他特别推崇豪放风格。

58、他还对陶渊明在静穆恬淡之中带有一股兀傲不乎之气深表推崇。

59、这种审美情趣也直接影响了他的词风。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