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是唐代著名诗人韩偓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天似空青地碧苔,坐来风露满襟怀。

秋虫不语知何处,明月无声照古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的情景。诗中“天似空青地碧苔”一句,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夜幕降临、天空深邃而地面幽暗的画面。紧接着,“坐来风露满襟怀”,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静坐时感受到的自然气息,清风与露水似乎也随着诗人的思绪一起弥漫开来,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秋虫不语知何处”则透露出一种寂静中的细微变化,秋虫的无声似乎在暗示着某种静谧或隐秘的存在。“明月无声照古台”则将整个场景推向了一个更为深远的意境之中,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古老的平台上,使得这幅画面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时空的辽阔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在这样的夜晚,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夜坐》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佳作,更蕴含着诗人对于生命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唐诗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