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虽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教育意义。下面将提供《诫子书》的原文及其现代汉语译文。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作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如果没有淡泊的心境,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没有内心的宁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心静,才能增长才干,没有学问就无法拓展才能,没有志向就无法完成学业。放纵懈怠就不能深入研究学问,轻浮急躁就不能冷静思考。随着时间的流逝,意志也会逐渐消沉,最终会变得像枯枝败叶一样,与社会脱节。到那时再悲伤地守在简陋的小屋中,又有什么用呢?

这篇《诫子书》不仅是对儿子的教诲,也是对所有人的启示,强调了淡泊名利、勤于学习、持之以恒的重要性,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