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国考超50万人弃考,公务员国考弃考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2国考# 国考笔试弃...

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国考超50万人弃考,公务员国考弃考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2国考# 国考笔试弃考会有什么影响?从报名人数来看,今年有212.3万人报名,去年国考是157.6万报名,101.7万人参考,弃考约56万人。

为什么这么多人弃考呢?因为有不少考生只报名不参与考试,或准备不充分,中途选择了退出。

弃考对考生本人没什么影响,只是损失了报名费,损失了见考场大世面的机会,哪怕是去练练手也好,为明年的省考做准备。

根据往年考情规律,预计2022上半年多省公务员联考笔试在3月进行。

#2021国考#

【2021国考笔试,居然有23.4万人弃考!】

笔试已经落下帷幕,

官方公布的最终缴费人数是125.1万

101.7万人实际参加考试,

居然有23.4万人弃考!

实在是太惊讶了,

弃考率达20%#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 2022年国考高达70万人弃考,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公告,2022年国考有212.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174.2万考生考前进行了确认缴费、142.2万人实际参考。也就是说,报名但未参加考试的有高达70.1万人,其中还有32万名缴纳了考试费用,弃考率约为三分之一。再抛去那些千人岗、万人坑的职位,普通职位多数竞争率估计竞争比也就1:30以内。

在此,笔者鼓励已参考考生一定要有信心,因为你参加考试了,所以你已战胜了三分之一的对手,如果你答完题了,我相信又能战胜三分之一,如果你感觉很好, 我相信希望很大!

#2022年国考笔试今起开考# 头条热榜国考3.12万岗位吸引了200多万报考者。但客观而言,其中有相当数量是“只要有机会就试一试”“先报名再说”,每年国考都有约三分之一报名后弃考,弃考的原因是大多是有了其他选择,或者感觉考上的希望不大。这也反映整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076万。另外,国考报名也冷热不均,报考人数多大的岗位主要是条件要求低,如不要求基层工作经历,学历要求为本科等,而有的比较艰苦的基层岗位,则报考人数很少。

【#国考笔试32万人缴费后弃考#】据国家公务员局官网消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公务员招考公共科目笔试昨天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个城市、59424个考场同时举行,共174.2万考生考前进行了确认缴费、142.2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81.6%。本次国考计划招录3.12万人,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6∶1

今年国考弃考的人挺多,我一个考场的36个人只来了10个人。题目难度系数比较大,阅读量也比较大。我放弃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空出了十分钟把前面的题都检查了一遍。#国考# #行测#

2022年国考报名过审的人数212.3万,但昨天参加考试的人数只有142万考,等成绩出来,资格审查又会放弃一批,真正和竞争的没你想象那么多。

@兄弟说公考 想说,公务员考试有一关很难过,就是心理关。很多时候,考生朋友是被自己吓退的。如果你相信自己,上岸的概率其实很大,坚持就是胜利!

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你,弃考了吗?欢迎关注@兄弟说公考 ,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

#2022国考今开考# 朋友的孩子今天国考弃考了。朋友气的不行。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家长的话就听不进去。但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以后要是后悔了,恐怕没有回头路了。

在新闻上看到,昨天的国考参考率约为81.3%,考生报名之后,为什么有将近20%的人弃考了呢?

小编觉得,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公考,有很多考生对自己职业定位其实并不明确,当初的报名也许就是盲目跟风,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是否适应公务员岗位、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等因素没走考虑清楚,抱着这样的心态在考试时最后还是放弃了。

近几年,公考热持续升温,考上公务员的毕竟是少数人。无论是国考还是地方性公务员考试,竞争比较激烈的岗位都是地域好、工作环境好、待遇不差的岗位。那些偏远山区、经济又欠发展的落后地区,报名人数很少,有的连开考比例都达不到。

高校毕业生热衷公考,说白了还是看中公务员员较好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福利待遇,对艰巨的边远山区职位没有兴趣。高校毕业生参加公考也必然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公务员弃考人数众多,也直接反映了公考的路并不好走。有的考生,当初报考了,但实际上并没有认真准备,没有胜算的底气和信心,在临近考试时知难而退,反映了求职者不乏临时抱佛脚的人。

小编觉得,任何岗位都需要真才实学,考上公务员的人也是那些锲而不舍有准备的人。对公考弃考,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我要上微头条# #微头条日签# #职场达人说#

国考,应届毕业生首选,大四第一学期考,毕业后休息一个月左右到单位报到。国考,国家组织报名,国家笔试命题,省城面试,最大程度保证了公平公正。国考笔试题难度明显高于省考,判卷又严格,让很多同学“知难而退”,弃考率居高不下。国考未上岸的入面考生,绝大多数会在当年的省考中有出色的表现。#国家公务员考试# #大学生就业#

致周末参加国考的朋友们!

既然报名了,缴费了,就去考吧,别犹豫了,坚持下来就是胜利!到了考场,你会发现,总有缺考的,尤其是周日,可能上午考行测还在,下午考申论就放弃了!在参加考试的人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准备的,只是为了省考做准备。所以,除去弃考的,除去裸考的,除去准备不充足的,你的竞争对手也就不多了,不要纠结那个报考比例,放轻松去参加,没准儿就会取得好成绩!

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万人抢一岗 为什么国考爆火#国考报考人数突破200万,仅招1人的西藏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岗位超过2万人。国考如此火爆,且条件艰苦的高海拔地区岗位出现万人抢,是喜还是忧?

根据历年公务员考录的情况来看,报考的群体有应届大学毕业生,也有大学毕业后未就业的待业青年,还有已就业希望换个工作的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

从报考的动机来看,一是就业“刚需”。大学毕业就应该自食其力,去开辟自己的事业,哪里有招聘、招考的机会都不放过,能考上多个岗位就好中选优;再不济,能考上一个先把就业问题解决了,不论工资高低,只要能有一份工作干,至于下一步怎么发展,走一步看一步。二是实现梦想。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兴趣爱好,就如有的从小立志当一个探险家、当一名军人、当科学家一样,不论工作多么艰辛条件多么艰苦,都要找准一切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有的人报考公务员,就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三是追求工作的优越感。相比在民企就业和自己创业而言,公务员工作比较稳定,受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比较小,就是人们所说的“旱涝保收”,面临失业、破产等冲击比较小;同时行政机关是执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典范,对职工的社保、休假、培训等政策落实比较到位,基本不会出现人事劳资纠纷;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手里掌握一定的公权,社会地位比较高,受人尊重。四是体验式参考。有的并不了解行政机关的工作和公务员的特点,并没做好要当一名公务员的准备;有的并非本人意愿,应父母的期望或要求而报考;有的并没有做好本次上岸的充分准备,只是为了下一次的成功,到考场体验,这部分人并没有抱着一定要考上的目标。因而,考试时弃考、考上了之后放弃录取等现象都可能出现。

阿里地区海拔比较高,工作环境比较困难。此岗位在本次国考16745个招考职位中并不是什么优势岗位,但它能成为“万人抢”的热门岗位,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招录条件设置比较宽松。它是唯一的“三不限”的职位,政治面貌、基层工作最低年限、服务基层项目工作经历均“不限”,学历也仅为本科及以上即可。据媒体报道,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称,阿里地区海拔比较高,考虑那边比较艰苦,工作环境也比较困难,所以没有限制专业,也没有限制其他。对于一些想参加公务员考试,却又受其他这样或那样的条件限制无法报考的人,这当然是不得已的选择。试想,如果有地理条件优越、工作环境好、工作职能更强的岗位可报,热捧的岗位还会是这儿吗?

根据这些问题的分析,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有大量大学毕业生热心公务员工作,这是一件喜人的好现象。公务员工作虽然稳定,但工资收入并不高;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加班的时候也多,比较辛苦,能有这么多大学毕业生积极报考,就可实现在众多人才中优中选优,对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大有裨益。

第二,各职位报考情况冷热不均,说明公务员招录工作机制还应进一步科学化。有的职位招考条件设置过于苛刻,缩小了报名人员的范围,导致报考人数少,个别职位还因无法形成竞争机制而被取消,这不利于机关单位挑选优秀人才,有的甚至还无法及时补充合适的工作人员,对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一些希望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优秀人才却因条件的限制,可能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这也类似于“ 企业招工难,而劳动者就业难”的现象。因此,如何科学设置招录条件,扩大选人范围,很有必要推进公务员队伍进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第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扶持。考录公务员是就业渠道之一,但其接纳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就业创业问题,营造就业创业的宽松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扶持和相应空间,拓宽就业渠道,激发创业热情。

“国考热,敦煌凉”这下好了,把考古岗位待遇差的实情大白于天下了。[捂脸]#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

极目新闻9月14日报道,今年全国最炙手可热的国考,在200万人同挤68:1独木桥的火爆局面下,敦煌考古编制岗位居然无人问津。[捂脸]所长无奈回答:五六个人报名,全部弃考,一个都不来!那个名额,今年又浪费掉了!

这一次,考古岗位待遇差的实情终于大白于天下了。可能圈里圈外的某些专家学者不同意这种的说法,认为考古岗位的待遇已经比他们年轻时好很多了,能有个事业单位稳定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吧啦吧啦一大堆道理。

但是,今天时代变了,年轻人在想什么你们肯听他们说吗?面对国考如此竞争激烈的局面,敦煌所面临的问题居然是,近几年招不上来人的窘境。这种和其他部门,其他行业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恰恰是广大年轻考古学子对这些固有思想用脚投票,恰恰说明行业基层待遇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人的基本需求了。只要求年轻人有信仰,不给与年轻人生活和发展的保障,就不要想不通为什么年轻人会逐渐远离这个行业。

今天,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敢于说出目前面临的问题,也是给考古行业带了一个好头。各级该正视长期以来一线考古队员、考古技工们工作辛苦,待遇低的现实问题了。希望能够让坏事儿变好事儿,让更多的人重视考古工作,重视一线考古工作者们。把考古行业待遇能够有所提高,是整个考古行业长期向好发展的稳定基石!

听网友说,敦煌考古待遇很好,一个月有一万多了,有没有知情人士说一说。为什么这种待遇下,年轻人还都不去应聘呢?[捂脸]

#点亮真知计划#

公务员考试进入面试环节,弃考将面临处罚。

国考面试就要开始了,鉴于往年有的考生进入了面试环节,因为找到了更好的就业岗位而放弃面试的情况,近日中央有关部门声明,未在规定时间内填报《放弃公务员面试的声明》,又因个人原因不参加面试的,公务员招考单位将把这一情况上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记入诚信档案。看来以后面试弃考也要相当的小心了。

在以往的公务员招考中,有些考生笔试、面试、政审、体检都通过了,最后放弃去上班,原因是在考公务员过程中找到了更好的就业岗位,因此选择放弃。对于这种情况,相关处罚措施尚未出台,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花费巨大的招录成本,最后招不到人。近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发声,对因本人原因而放弃面试的人记入诚信档案,相信这样的措施会有效防止少数考生弃考现象。#职场众生相# #职场进化论# #职场微头条#

昨天,25岁的侄女又一次走进了国考的考场,这是她第三次国考之旅。第一次未进面试,第二次面试中败北。今年是第三次,考完后,也不敢问考啥样,就等待发布成绩吧。

侄女普通一本财会专业毕业。这两年因为备战国考,也没有安心去找工作。有了两年的考试经历,她这次报了很大的希望。她今年报考的是本地的税务部门岗位。

其实女孩也不容易,因为工作没安定下来,她也没有谈对象,有介绍的,都被她以工作没定下来暂不考虑个人问题拒绝了。

看着网络上浩浩荡荡的考试大军,也为这个孩子着急担心,今年国家招公2.57万人,报名达到157.6万人,刚才权威机构公布有55万人弃考。那也称得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最后谁能顺利过桥不仅是实力比拼还有运气成分。

目睹现在国考的竞争白热化程度,不得不感慨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哪像我们这些60后,但凡有个中专以上的统招文凭,国家就能给安排一个工作。

但也不得不说现在体制内逢进必考的制度,给予莘莘学子们就业最公平的竞争机会。加油吧!祝大家好运!

本文国考超50万人弃考,公务员国考弃考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