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华罗庚是哪里人(华罗庚是个什么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941年,仅有初中文凭...

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华罗庚是哪里人(华罗庚是个什么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41年,仅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在一间住有14人的小屋里,写出了顶尖的数学论文,被国民政府授予“自然科学一等奖”,让美、苏等顶尖数学家坐不住了。

华罗庚大师的成就世人皆知,但是,他有些小故事,下面咱们就来讲讲。

一是华罗庚只有初中文凭。

大师的家乡是美丽的江苏常州,他出生于清朝倒台前一年。他从小爱动脑筋想问题,特别是数学。有时候想得发呆,被小伙伴嘲笑,叫他“罗呆子”。初中毕业后,他考上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可是因为家里穷。拿不出学费来,只好就退学了。所以这一辈子,华罗庚的初始文凭仅是初中。

退学以后,华罗庚对数学研究痴心不改,他就每天在家里自学,每天学习十个小时以上,用了五年的时间学完了,从高中到大学低年级的所有的数学课程。后来,他后来能破格进入清华算学系任教,是和他写出了不少有分量的数学论文,以及熊庆来和叶企孙等教授慧眼识英才有关的。

二是华罗庚搞研究时,条件不好。

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在昆明建立了西南联大,华罗庚和闻一多作为教授,也去了昆明。那时候,日本人虽然没有占领云南,但是却经常空袭昆明等地。所以,学校师生经常得躲敌机轰炸,跑防空洞。由于华罗庚腿有一点残疾,跑不快,在一次空袭时,被炸起来的泥土埋了,差点丧命。所以,得搬家!

搬哪里呢?因为那时住房紧张,很难找地方,所以闻一多就让华罗庚一家搬进自己家来住。这个地方是一个叫陈家营的村子,相对安全一些。

可是,那间房子太小了,才十六平方米,而闻、华两家共有14个人。没办法,他们只好在屋子中间拉上布帘子,算是墙了。

在这儿,两位大师都有著作产出:闻一多写出了《伏羲考》,这是我国神话学研究的重要突破;而华罗庚则写出了《堆垒素数论》,这是20世纪世界上的经典数学著作之一,苏联和美国等数学界为之震惊。

1941年,华罗庚,被国民政府授予“自然科学一等奖”,而且是只有他一人得奖。

1947年,苏联科学院出版了华罗庚的著作。后来,美国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还为华罗庚塑像,把他列为世界88个数学伟人之一。

其实,起初华罗庚的家庭条件和科研条件不好,但是他仍然不放弃,坚持研究,这和他的天赋及爱好有关系。当然,后来他放弃在美国工作的优厚条件,像钱学森一样返回祖国效力,更令人敬佩了。

华罗庚的名言是:“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他道出了有良心的中国科学家的心声。

向他致敬!

#我要上微头条##西南联大#

#书中人物知多少#分享一段华罗庚教授在西南联大的往事:熊庆来教授是云南人。自1937年夏,他应邀回故乡,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撤离北京、天津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学校师生,在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

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被任命为西南联大教授。尽管华罗庚当上教授,但他只不过是个穷教授罢了。教授教授,越教越瘦!华罗庚曾说过一个笑话:“一个小偷跟在一位教授后面,想偷东西。教授发觉了,回头对小偷说,我是教授。

小偷一听,就走开了,因为小偷知道教授身上是没有什么油水的!”那时候的华罗庚,就是这么个穷教授。他住在昆明城外20里地的一个小村庄里,全家只有两间小厢楼。楼下是猪栏、牛厩,蚊子、苍蝇、老鼠成群结队向华罗庚袭来。华罗庚回忆道:“晚上,一灯如豆。所谓灯,乃是一个破烟罐,放了一个油盏,摘些破棉花做灯芯。

为了节省菜油,芯子捻得小小的。晚上牛擦痒,擦得地动山摇,危楼欲倒!”就在这样艰难的地方,从1940年起,华罗庚花费了3年时间,写作了皇皇巨著《堆垒素数论》。华罗庚写出中文稿之后,还译成英文。他的女儿华顺在读中学,每天抽空用英文打字机打印英文稿。华罗庚含辛茹苦,倾注心血,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他亲自把中文书稿送交当时设在昆明的“中央研究院”。送去之后,杳无音讯。华罗庚向“中央研究院”打听,书稿能否出版,得到的回答总是:“还要研究研究。”唉,怪不得叫“中央研究院”,凡事都得“研究研究”。

华罗庚当然非常关心这部花费3年光阴写成的著作的命运。他终于着急了,要求从“中央研究院”索回书稿。他深知,“中央研究院”一“研究”起来,就没完了。那些忙于发国难财的大员们,谁会关心一部数学著作的命运?

经华罗庚一再催索,“中央研究院”才答应退还书稿。谁知那厚厚的书籍,竟然不知被扔到哪里去了,找不到了!就像母亲失去了孩子,华罗庚一听到这消息,差一点昏倒了!3年心血,付诸东流!华罗庚精神恍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直念叨着“书稿”、“书稿”。这是他在20岁生了那场大病之后,受到的第二次沉重打击。

所幸的是,他手头还保存着英文稿。后来,他把英文稿寄给了苏联的维诺格托夫院士。这部在旧中国无法出版的巨著,在苏联被译成俄文出版了,终于迸射出它耀眼的光辉。有趣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此书要出中文版,只得请人从俄文版译成中文——一个中国人写的书,要从外文转译成中文,这在中国的出版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内容来自:《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篇章

1 985年6月12日,数学巨星华罗庚在日本讲学中突发心机梗塞离世,终年75岁。

华罗庚是国际数学界公认的“绝对第一流的数学家”。他的贡献和荣誉世人皆知。1950已经是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和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的他,冲破重重障碍,依然归国。一位有相同经历的老知识分子曾说:你知道我们那一代知识分子为什么爱这个国家吗?我们出发的时候,回头一看祖国到处都是炮火连天,我们留学生都挤在船尾望着远去的祖国,都跪在那儿哭,那个时候我们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成归来建设我们的祖国,我们就是这样离开的中国,所以我们爱这个国家。

1978年,45岁的陈景润到北京解放军309医院住院,认识了27岁的漂亮女医生由昆。他主动搭讪,表白时却吓跑对方。蕞 后他说“你不答应,我就一辈子不结婚”,打动对方的芳心。

陈景润,1933年生于福建省的一个小镇里。在家里,陈景润排行老三,他经常被欺负,父母也不太喜欢他。陈景润养成了不善言谈的习惯。

小时候起,陈景润就非常喜欢数学,只有沉浸在数学世界里,他才仿佛找到了快乐。同学们都觉得他是“怪人”,分秒必争地学习数学知识,从来不舍得浪费一分一秒。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第 四中学教书,然而学校因为陈景润口齿不清,将他停职。当时,厦门大学得知后,出于爱才的目的,就把陈景润调回了厦门大学。

在厦门大学研究的这一段时间里,陈景润接触到了更高的数学成果。当时的陈景润就像是一个"痴人"一样,整天整夜的研究数学。他很快有了突破,他攻克了华罗庚先生当时没有攻克的"他利问题"以及"至善的指数"这两个问题。

陈景润当时没有勇气发表,于是,他就经过李文清老师,辗转地把这个学术论文交给了华罗庚先生。华罗庚在看到这一篇论文之后,大为赞叹。一个后辈把困扰自己很长时间的问题解决了,他仿佛在陈景润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华罗庚亲自点将,把陈景润请到了北京见面。当时的陈景润由于害怕自己在演讲的时候不能呈现最完美的状态,就在自己上台前拼命地背诵自己的论文,华罗庚被陈景润努力的状态感动。

华罗庚迫不及待地想要把陈景润调到自己身边来。当时的厦门大学很爱才,不是那么轻易地放掉陈景润。华罗庚只好第二次邀请陈景润,厦门大学才同意。陈景润来到了华罗庚的身边,加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在来到中科院以后,这里的数学资源比较多,有了华罗庚先生的指导,更有利于陈景润研究数学,达到更高的顶峰。

然而,陈景润来到中科院以后,又面临着一个难题,中科院的前沿数学资料都是外语的,陈景润外语基础很差。为了攻克这一难关,陈景润开始自学外语。

有一次陈景润去理发,因为人多需要排号,他拿了38号之后,感觉还要等一会,就拿着号码回到学校背英语,一下子就忘了时间。等他再想起来时,理发馆的号码早就叫过了。

陈景润性格内向,独来独往,加上对数学的痴迷,被人称为数学“怪人”,45岁前他见到女性连句话都不说,领导给他介绍对象,他都是搪塞谢绝。而这一切在遇到一个美丽军医之后,发生了改变。

1978年一天,45岁的陈景润因为生病住进了解放军309医院,在这里,陈景润就遇到了比自己小18岁的年轻进修医生由昆。

一向在女人面前很木讷的陈景润,见到由昆时莫名有了好感。主动和对方套近乎,问她家住哪里?有没有男朋友。由昆说没有时,他暗自高兴。

为了能获得更多的接触机会,陈景润就想了一个主意:要和由昆医生一起学习英语。

经过朝夕相处,陈景润鼓起勇气跟对方表白,由昆听完吓了一跳,说根本不可能。由昆说自己不会做饭,不会做衣服,脾气还不好。陈景润说“我们可以吃食堂,可以穿军装,我比你大,我会让着你,不会跟你吵架的。”

由昆没有答应,陈景润着急地说:"如果你不同意,我就一辈子不结婚了。"当时的由昆听到这句话以后,就认定了陈景润一辈子。

就这样,陈景润和由昆就建立了一个温暖的家庭。在婚后不久,他们两个人就拥有了儿子——陈由伟。通过这个名字,可以看出这两个人还是非常恩爱的。

陈景润平时是一个惜时如命的人。只要自己有时间,那么他就一定会在研究数学。妻子由昆非常理解丈夫,总是在生活中照顾他。

当时的陈景润研究数学,演算数学靠的都是自己的一双手以及草稿纸。当时,陈景润的身体严重透支,但是为了节约自己的生活费用,所有工资更多地用于购买数学资料,陈景润平时不会吃菜,只会用酱油泡水喝。

经过自己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终于摘得了数学界的那座桂冠。这一发现,也是成功地震惊了世界的数学领域。他自己也因为这个发现被授予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而他的定理也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这些成就都是他拿命换来的"由昆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即使他住在了医院里,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的他,还是自己一直在坚持进行数学研究。当时,对于陈景润来说,吃饭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但他还是一直在坚持数学研究。

陈景润过世后,他们的儿子才16岁,妻子潜心教育儿子,完成了对先生的承诺。陈由伟长大后也成了一名数学家。

由昆说,他一生还有两个遗憾,一个就是自己没有亲自证明1+1,还有一个就是自己没有亲自陪伴自己的孩子长大。陈景润先生的刻苦钻研精神还是会一直激励着中国的一代又一代青年,站上更高的顶峰。

陈景润是一个把一生都献给数学的人,极致纯粹,致敬!

那年,两弹元勋邓稼先和杨振宁拍了一张照片,许鹿希看到后,瞬间泪流满面,原来,邓稼先的嘴角竟然有血迹,2个月之后,邓稼先在许鹿希怀中去世,这段离别28年的爱情感动了无数人。

邓稼先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的一个小县城,父亲是清华哲学教授,从小邓稼先就勤奋好学,以父亲为榜样,1935年,他和邻居杨振宁成为了同班同学,因为兴趣相投,彼此成为了好朋友,这段友情伴随了他们的一生,也是科学界的一段佳话。

1941年,邓稼先被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录取,毕业后,他选择出国继续深造,1950年,邓稼先在普渡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面对国外各种科研机构伸出的橄榄枝,他断然拒绝,选择回国建设祖国。

邓稼先和许鹿希从小就相识,他们两家是世交,1953年,两人结为夫妻,邓稼先在中科院数理化部担任秘书一职,而许鹿希是医学院的教师。

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一家人过得很快乐,婚后的那段时间是邓稼先最幸福的一段日子,工作之余,他带着妻子外出踏青,偶然去看看芭蕾舞演出,还会给妻子一些小惊喜逗她开心。

两年后,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邓稼先十分喜欢孩子,总是抽空陪伴孩子玩耍,但这种甜蜜又幸福的日子马上就结束了。

1958年,邓稼先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妻子知道他有心事,于是问他怎么了,邓稼先犹豫了一会,充满歉意地说:“鹿希,我可能马上就要调动工作了,以后我不在,这个家就交给你了。”

许鹿希听后,望着邓稼先,说不出话来,心里有无数的不舍,但她知道邓稼先不会因为她的不舍就会留下来,他说调动工作肯定不是普通的岗位调动那么简单。

许鹿希问:“调去哪里?”

邓稼先说:“有纪律,不让说。”

许鹿希点头,又问:“需要去多久?”

邓稼先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反正要做完事情了才能回来,也许三五年,也许十多年,也许…”

许鹿希双眼微红,满含泪水,她不知道这是怎么样的调动,为什么要去那么久,还地址都不让透露,这让她想写信都不知道寄到哪里去,也联系不上人。

许鹿希知道丈夫做出了决定就一定会去的,也没有多劝,只告诉邓稼先,让他放心家里,她会照顾好孩子们的,让他安心工作。

临行那天,邓稼先再次交待妻子:“辛苦你了!”说完就匆匆乘坐汽车离开了。

从此之后,许鹿希独自撑起了这个家,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许鹿希无数个夜晚都在盼着丈夫能够回家,看一看自己和孩子们,就这样等啊等啊,足足等了28年。

两人分别时,许鹿希三十出头,正值青春年华,等到他们再次相逢时,孩子们都已经成家立业,而邓稼先和许鹿希也已经两鬓斑白。

当初,我国的科研条件薄弱,技术也不成熟,邓稼先提出自主研发,当时很多人对此都不抱太大的希望,但邓稼先等人不畏艰难,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从事着研究工作。

1964年10月,振奋人心的那一刻终于来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 弹实验成功,三年后,我国的第一颗氢 弹也实验成功。

两次历史性的突破,邓稼先功不可没,实验成功后,邓稼先还是没有回家,而是依然留在实验基地,从事着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期间,邓稼先短暂地回了几次家。

作为医生的许鹿希,很敏锐地发现了丈夫的身体出现了状况,她让邓稼先跟随自己去医院检查,但都被丈夫拒绝了,在邓稼先眼中,自己的身体是小事,但国家的科研一刻也不能等。

1985年,邓稼先的身体每况愈下,甚至开始便血,最后在组织的要求下,邓稼先来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竟然是直肠ai,长期的污染的工作环境,对邓稼先的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虽然医院拼尽全力,最后也无法挽回邓稼先的生命,他的事迹被报道出来,邓稼先成为了人人敬佩的英雄,但同时他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此时,回到家里的邓稼先,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但他从不后悔,颁奖晚会的那天,他没有去,他只想在家吃一顿家常饭,28年了,他真的想念家的味道。

许鹿希为他准备了鸡鸭鱼肉等好菜,味道十分好,但他已经咽不下去了,那一天一家人强颜欢笑,美味的饭菜,吃起来尽是苦涩。

远在国外的杨振宁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回来探望好友,两人拍了一张合照,当许鹿希拿到照片后,瞬间泪流满面,原来拍照时,邓稼先虽然微笑着,但嘴角已经有了血迹,许鹿希知道丈夫已经时日不多了。

邓稼先在住院期间,和妻子闲聊,他曾问妻子:“如果再过三十年,还会有人记得我们吗?”

妻子哭着点了点头,邓稼先露出了为数不多的微笑,1986年,62岁的邓稼先在妻子怀里安详离世,别说再过30年,就是100年,也会有人们记得当初邓稼先的付出。

邓稼先在我国的考研建设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英雄,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华罗庚…他们的事迹都让人为之动容。

大家对于邓稼先怎么看?

我是@胡大侠1990 ,感谢关注。

“合肥配不上中科大。”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诟病,这所中科院直属高校落户合肥委屈了,殊不知,当时三个省份将中科大拒之门外时,只有安徽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有这么一所大学,它的首任校长是郭沫若,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全国人民都对这所大学的发展报以希望,然而没想到的是,这所大学在发展得最好的时候,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这所大学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很多网友都说,如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初稳扎北京,不搬迁到合肥,绝对能够和现在的清华、北大相比肩;还有人说,就事论事,如果中科大落户其它城市特别是长江以南城市,可能会比落户合肥会有更好的发展。

 

还有网友认为,事实证明安微领导当时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离不开教育。

 

当初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时候,其实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综合实力偏弱,全国几乎没有培育尖端人才的高校。领导人们在综合调研之后,决定要建一所高素质、综合类、多领域的大学。

 

这个想法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肯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届正式招生,学校共开放了十二个系,还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在文革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迫于无奈停止招生、教学。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北京几乎所有学校都选择了“南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不例外。

 

南方有那么多的省份,到底搬到哪里合适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行了一番选址勘察,一开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觉得自己好歹也是老牌高校,选地点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而且其实最开始安徽省并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选址优选范围之内,然而真正开启选址工作后,他们才发现,竟然没有一个城市愿意接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当然,这也和当时的历史、政治背景有关。一开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想选择湖北、河南、江西等省份,然而这些省份竟然全部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吃了闭门羹。

 

这些省份给出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湖北沙市由于有中科学院的五七干校,所以他们明确就告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您甭来了。

 

河南给出的理由则更现实,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当时河南当地每个人的口粮不够,如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搬到河南,那么粮食就更不够吃了,而且河南多是山区、丘陵地带,从地势来说,当地也不适合建学校。

 

江西在当年对接的高校则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在是“不感冒”,直接就婉拒了他们。

 

无奈之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只能找到了安徽省。一开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只是试着联系安徽省政府,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而且安徽省的经济条件确实不好,对于日后科研也没有好处。

 

安徽省政府在得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搬迁到他们省份的意向后,主动向科大伸出橄榄枝,不仅免费为他们提供校址,而且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供经济支持。

 

当时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必须要尽快选址,所以最后他们就定在了安徽。

 

安徽省接住了天上掉下的馅饼,而重庆却痛失了手里的馅饼。当时一所高校迁到重庆,占用了西南师范大学的校舍,被西师的学生痛骂,受不了,搬走了,后来这所学校发展成为——国防科技大学!

 

很多人觉得安徽配不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然而当年科大南迁,多省拒绝,没人敢要,只有安徽伸出了友谊之手,这点就足以让人感动!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俄国门捷列夫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鲁迅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我们都渴望成为栋梁之才,但成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艰辛和挫折。天才并非天生聪明,而是靠后天的勤奋和积累造就的。以前,我们总是看到别人成功后的一面,羡慕别人聪明,他们上课回答问题永远都是正确的,每次考试成绩也都那么棒。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潜力没发挥出来,只要有坚强的意志,从小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孜孜求知,坚持不懈,努力进取,不断地去超越自己,不停止奋斗的脚步,就总有一天能走向成功。

中美芯片之争后,我国陷入了短暂的芯片危机中。关键时刻,半导体领域科学家杜灵杰,放弃在美国的事业,毅然回国,扎根祖国做“中国芯”,他的一句话,国人纷纷称赞。

1986年,杜灵杰出生在江苏镇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很重视对他的教育。

受父亲影响,他很小对科学很感兴趣,科教节目,科幻片都是他的最爱。另外一方面,父母从小培养他的爱国情怀,国家强大才有我们的幸福。父亲告诉他,当今的社会,科技和人才是国家竞争的关键。

上学之后,他成绩优秀,是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名列前茅,从来不用父母操心。他属于全能学霸,每个学科成绩都很优秀,遥遥领先。

2001年,他被保送到镇江中学,这是一所百年名校,教学自成一体。在这个学霸云集的学校里,杜灵杰依然是佼佼者,他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物理。

2004年,他被直接保送到南京大学,进入理科强化班。南京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学术氛围浓厚,位列“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强基计划”,理科强化班是新生中的佼佼者。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很强大,每年研究成果也有很多 。在大学期间,杜灵杰得以接触专业的物理知识,先进的实验室,大师级的教授,这些让他更坚定了自己在这个专业深耕的信心。

大学毕业后,因为成绩优秀,他直升本校硕士研究生。杜灵杰对于物理,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

硕士毕业后,他去“南方哈佛”之称的美国莱斯大学继续深造,师从杨瑞瑞导师。他首次证实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精确量子化平台现象的工作,被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等知名学者在众多著名国际会议上广泛报道。

2010年,他发现通过LZS干涉量子噪音可在两能级中实现粒子数反转。这一创新成果证明了爱因斯坦AB系数理论不适用于量子噪音环境,为基于两能级人工系统的新型激光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章在《物理评论》发表后,他的硕士导师于扬教授对他说:“这个工作是可以写进教科书中去的!”

博士毕业之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9年,正当研究做得蒸蒸日上。

2019年,他亲眼目睹中美芯片之争,中国被芯片“卡脖子”。他说了一句话:“这个时候怎么能待在美国呢?”他丝毫没有犹豫,毅然放弃美国的事业,选择回国,回到了母校南京大学。

南大物理学院无论在团队建设上还是资金上,都给予了年轻教师极大的支持。不到五个月,他的实验室就组建起来,人员训练基本到位,开始了正常的工作。

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实验室建设中,从南大到他家,只有20多分钟的高铁路程,他都顾不上回家。

2019年,他回国以后,并没有直接开始高层次的研究,而是扎根于基础科学研究。他对自己的学生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有将基础科学吃透,中国人才能制造出属于自己的芯片。

杜灵杰的当前研究方向是以半导体电子器件为基础,通过电学和光学的综合测量手段在极低温下研究电子的新型凝聚态和新型拓扑态,以及其在量子计算中应用的研究。

"在相关方面,比如半导体电子人工晶格,我们团队做的研究是国际上最前沿的,也是全世界在这个领域做得最好的之一。"杜灵杰自信地说。

现在,他一边带学生,一边从事科研工作。他表示,非常感谢自己的导师们把自己代入科研领域,自己会尽我所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

在科研上,他鼓励学生做一些多学科融合的尝试,尽量拓宽自己的视野。

他本身的研究经历就非常丰富,在国内读书时,他做的是理论研究,在美国读博士做的是实验的电学研究,博士后到纽约时又从事的是实验的光学研究。包括的方向很广,从理论到实验,从电学到光学。 当你的眼界打开了,就会有更多的可能。

当然,不论到哪里学习,国家才是我们的根基。华罗庚先生曾写下“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劝诫留学生们,在自己的国家才有未来。

这个时候怎么能留在美国呢?这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杜灵杰对祖国的热爱。就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于国家的责任感,让很多留学海外的青年科学家,放弃高薪待遇,毅然投入祖国的怀抱,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Veeyn当今社会,科技和人才是竞争的根本。我们国家不缺人才,但是很多留学生出国后一去不返,贪恋他国的科研环境和高薪待遇。

殊不知,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国才有家,国家强大才有我们每个人的强大!

1937年,13岁的邓稼先放学回家后,看到父亲指着一位客人大骂“你给我滚出去!”父亲平时待人儒雅极少发脾气,这让他很意外,到底因为什么?

 

邓稼先出生在书香门第,祖上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书法家和篆刻家邓石如,他被称为“四体书皆国朝第一”,在当时声名显赫。邓稼先的父亲邓以哲是邓石如的第五代世孙。

 

邓以哲早年东渡日本求学,又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和美学,回国后在北大、清华、厦大等多所高校,任教,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

 

邓稼先出生8个月后,就随着全家搬到了北京。在这样的书香门第,邓稼先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5岁上小学,后来考入崇德中学。

 

邓稼先家里,经常有学问大家来串门。例如著名教育家许德珩,(后来成为邓稼先的岳父),父亲的好友数学家杨武之,(杨振宁的父亲)。那时候杨振宁也在崇德中学,比邓稼先高两级。

 

邓稼先13岁那年,七七事变爆发了,日军很快攻入北平。邓稼先体会到什么叫“国仇家恨”,每次在大街上看到日本兵,心里不是滋味。

 

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父亲的一位老朋友到家里拜访,父亲一改往日儒雅的待客之道,大声怒骂“你给我滚出去!”邓稼先第一次看到父亲发这么大的火气。那位老友代表伪政府,请父亲出山为他们教书。

 

那个时期,邓稼先形成了影响一生的爱国价值观。后来,邓稼先升入高一,有一次他在操场上当众把一面日本国旗扯碎,踩在了脚底下。

 

当时中学的校长悄悄找到了邓以哲,出于好心劝他:“以你儿子的脾气,早晚会有汉奸告到日本人那里,肯定要出事。不如让他早点出去避一下。”邓以哲听完,觉得非常有道理,决定让邓稼先随着姐姐到昆明去读书,那里比较安全。

 

1940年5月,邓稼先还没读完高二,就跟着姐姐转道去了昆明。临行前,父亲嘱咐:“你以后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像我一样学文!学科学对祖国有用!”邓稼先郑重地答应了。

 

到昆明之后,他高中毕业后,考进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师从王竹溪等著名物理学家。他毕业后,他先去一所中学做了数学老师。后来,他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做助教,才22岁。

 

1947年,他顺利通过赴美研究生考试,第二年到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这所学校是他的好友杨振宁帮他选的,杨振宁先让两年留学。

 

留学期间,他省吃俭用,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业上。仅仅23个月时间,就以本科学历通过了博士论文的答辩,被称为“娃娃博士”,他才26岁。

 

凭着邓稼先的聪明才智,选择留在美国很快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他从未忘记父亲的嘱托。刚刚拿到博士毕业证9天,他就坐上了回国的轮船。

 

1952年,28岁的邓稼先晋升为中科院副研究员,一年之后与恋爱多年的许鹿希结婚。许邓两家本是世交,两人受教育程度相仿、脾气相投,成就了一段完美因缘。

 

婚后的日子,两个人都在各自的工作中表现出色,生下一儿一女,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直到1958年,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

 

钱三强把他叫到办公室里,“国家准备放一个大炮仗,调你过去,你愿意吗?”聪明的邓稼先很快知道什么意思,他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只是,他面对妻子时有些不忍心。晚饭后,他对妻子说“我的工作要调动。”面对妻子的连环问“调到哪里?做什么工作?能给我一个信箱吗?”邓稼先只是回答说“现在,这些不能说。”

 

他说“这件事要是能做成,我这一辈子都值得了。”妻子反问“到底是什么事,让你下这么大的决心?”邓稼先对妻子说:“以后,家里的事我管不了了,从此就托付给你了。”

 

第二天一大早,邓稼先带着妻儿拍了一张全家福之后,就去单位报道了。他开始了隐姓埋名的28年,呕心沥血投入到原子弹、氢弹研发过程中,他对于工作内容严格保密,连妻子都毫不知情。

 

直到1985年,邓稼先回北京开会时,被“强制”住院,他确诊了直肠癌晚期。在最后时刻,他的工作才公开。虽然悉心照料,他还是离开了,年仅62岁。在最后的时刻,他说“如果可以再次做选择,他还是会选择核物理事业。”

 

我们能够生活在和平安宁的今天,是因为有他们的负重前行披荆斩棘!他们是榜样,教育好我们的子女,不娇生惯养,不奢靡,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他们从磨难中走过,我们获得辉煌。这套《给孩子读的中国榜样故事》,包括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奠基人和开拓者,有钱学森,华罗庚,苏步青,邓稼先,李四光等十位新中国伟大贡献者的奋斗故事。

 

书中也摘取了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将平凡伟大的生活画面跃然纸上,整个阅读过程充满趣味性,让孩子们读得下去。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给孩子心中埋下一颗理想的种子,追梦而学,方有力量!

 

这套书推荐给家长朋友们。帮孩子点燃一个理想,胜过熬制一百碗鸡汤,有了理想脚步更坚定。喜欢的朋友,点击“看一看”即可下单。

沈从文是我的国文老师,冯友兰是公共伦理学老师,吴晗是中国通史老师,华罗庚是数学老师,闻一多教我学《庄子》,朱自清帮我改作文…

试问,在哪里读书,能配备这么豪华的师资力量?

答案是:西南联大。

很惭愧,我是从电影《无问东西》里了解西南联大的。以往,“西南联大”这四个字对我而言,只是历史名词的存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华北沦陷。清华、北大、南开这三所优秀大学,先南迁后西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很欣赏校长梅贻琦的这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是的,西南联大没有大楼,只有土墙、铁皮和茅草。每逢大雨,老师扯着嗓子,学生倾着身子,可是豆大雨点密集敲击铁皮的叮咚声,依然盖过了教授的声音,教授见无计可施,便粲然一笑,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四字。师生们正襟危坐,感受民族存亡之危急,内心升腾起保家卫国的强烈念头。

西南联大校舍如此糟糕,你道设计者谁?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也。

他俩整整研究了一个月,兴冲冲拿着教学楼图纸,却当场被梅贻琦否决。五易图纸,每改一次,林徽因就落泪一次,斯文如梁思成亦怒发冲冠:请我来,就为了盖茅草房?!

就这间茅草房存世仅8年零11个月。但就是这所史上“最穷大学”,造就了最富有的一批人,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和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谁敢说我贫乏,说我落后?

《西南联大通识课》这套书囊括了“诗词集”、“国学课”、“文学课”、“国史课”、“哲学课”、“文化课”…收录了文坛巨匠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书写的鸿篇巨作,堪称文化史上的盛宴。

这所神奇的学校,早已湮灭在历史硝烟中。对很多人来说,它可能早已是一个渐行渐远的历史名词、一段不甚了了的过往云烟。

但对更些多人来讲,西南联大绝对是旷世的绝响,惊鸿一瞥的传奇,还有缕缕不绝的深切怀念。

一个民族在危亡时刻,可敬的国民依然能倔强地站立,为我们的文明延续文化血脉,拥有这种情怀的民族,又怎会垮。

#阅读的温度# #西南联大# #读书#

本文华罗庚是哪里人(华罗庚是个什么人)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