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麻木不仁什么意思

2025-09-09 21:03:03 来源:网易 用户:柯军雯 

麻木不仁什么意思】“麻木不仁”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事物缺乏敏感或反应迟钝。这个成语原本出自《庄子》,后来被广泛用于描述人的心理状态或行为表现。下面将从含义、来源、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含义总结

“麻木不仁”字面意思是“失去知觉”,引申为对事情漠不关心、反应迟钝或缺乏同情心。它既可以形容身体上的感觉丧失,也可以比喻精神上的冷漠和无情。

- 字面意思:身体失去知觉。

- 引申义:对事物缺乏情感或反应,显得冷漠、迟钝。

二、出处与演变

项目 内容
出处 《庄子·德充符》:“汝非夫博学多识之士也,而何以知此?吾虽有四肢百骸,其所以能动者,皆因有知也。若无知,则虽有四肢百骸,亦如木石矣。”
演变 后世逐渐演变为“麻木不仁”,多用于形容人的心理状态,而非单纯的身体状况。

三、常见用法与例句

用法 说明 例句
形容人冷漠 对他人痛苦或事件毫无反应 他对别人的遭遇总是麻木不仁,让人感到失望。
形容思维迟钝 缺乏敏锐的判断力 这个问题他分析得不够深入,显得有些麻木不仁。
也可用于讽刺 批评他人不关心社会问题 面对贫困现象,有些人却麻木不仁,视而不见。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词语
近义词 冷血无情、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反义词 敏感细腻、富有同情心、热心肠

五、使用注意点

1. “麻木不仁”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2.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于描述身体功能正常但态度冷淡的人。

3. 有时带有较强的批评意味,使用时要谨慎。

总结

“麻木不仁”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身体症状,更常用于表达心理状态。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也要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误解或冒犯他人。

项目 内容
含义 对事物缺乏反应或情感,表现出冷漠
出处 《庄子·德充符》
用法 描述人或事的冷漠、迟钝
近义词 冷血无情、漠不关心
反义词 热心肠、敏感细腻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扩展阅读,可参考《成语词典》或《现代汉语常用词典》等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