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是什么

2025-09-20 08:51:24 来源:网易 用户:莘林林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是什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句诗蕴含着深沉的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被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一、典故背景总结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冯唐”是汉代一位以直谏著称的官员。他在汉文帝时期曾因直言进谏而受到赏识,后被任命为云中郡太守,负责边防事务。此典故源于《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讲述了冯唐为魏尚鸣不平的故事。

魏尚原是云中郡太守,因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被削职为民。冯唐认为魏尚有功于国,不应因小过而受罚,于是向汉文帝进言,最终使魏尚恢复官职。因此,“遣冯唐”象征着朝廷对贤才的任用和信任。

在苏轼的词中,“持节云中”指自己愿像冯唐一样,手持符节(代表朝廷权威)前往边疆;“何日遣冯唐”则表达诗人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那样重用自己,委以重任,实现报国理想。

二、典故解析表

项目 内容说明
出处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典故来源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冯唐是谁 汉代官员,以直谏闻名,曾为魏尚辩护
魏尚事件 原为云中郡太守,因上报战功虚报被贬,冯唐为其鸣不平
“持节云中” 表示愿意如冯唐般,手持符节前往边疆
“何日遣冯唐” 表达诗人希望被朝廷重用,实现抱负
诗中寓意 抒发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与壮志

三、结语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苏轼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与期待。它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国家兴亡、个人前途的深切关注,也展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一典故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志向与期待的重要文化符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