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明月几时有的出处

2025-10-30 21:07:19 来源:网易 用户:夏侯凤雨 

明月几时有的出处】“明月几时有”出自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佳节时,因思念弟弟苏辙而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全词以月亮为引,抒发了作者对人生、亲情和宇宙的深刻思考,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一、原文回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出处解析

项目 内容
词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创作时间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
背景 苏轼当时在密州任职,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未见,借月寄情
主题 思念亲人、人生哲理、对自然的赞美
词牌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属双调,上下片各十一句,平仄相间

三、艺术特色总结

1. 情感真挚:词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情感深沉动人。

2. 哲理深刻:通过月亮的变化,反映人生的起伏,体现“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哲思。

3. 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流畅,画面感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4. 影响深远:此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秋节的经典诗词之一。

四、结语

“明月几时有”不仅是苏轼对月亮的疑问,更是他对人生、亲情和命运的思考。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穿越千年,至今仍被人们吟咏传唱。它不仅是一首词,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团圆、美好与希望的永恒追求。

原创说明:本文内容基于历史文献与文学研究整理而成,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的常见模式,力求真实、准确、易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