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5-08-02 15:09:39 来源:网易 用户:乔朗堂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翻译和赏析】一、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写于他途经江西造口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全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凝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该词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作结,既渲染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忧思,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悲愤。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作者深切的爱国情怀。

以下为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采用表格形式呈现,便于理解与查阅。

二、表格展示

内容类别 具体内容
词名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作者 辛弃疾(南宋)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辛弃疾在江西造口登临怀古,感时伤事,写下此词。
原文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白话翻译 郁孤台下的清江水,流淌着多少行人的泪水。
向西北望去,长安在遥远的北方,只见重重山峦阻挡视线。
青山再高也挡不住江水东流。
傍晚时分我心中正有愁绪,山中传来鹧鸪的啼叫。
词句赏析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借江水之流,暗示历史上的战乱与人民的苦难。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表达对中原沦陷的痛心与对故国的思念。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象征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但现实却难以改变。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以黄昏与鹧鸪声渲染出一种孤寂、忧愁的氛围,强化了词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凉。
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语言简练,意象鲜明。
- 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思想内涵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三、结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不仅是辛弃疾词作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南宋爱国词的重要代表。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的交织,体现了词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与强烈的民族意识。通过此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辛弃疾的豪情壮志,也能体会到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